摘要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贫困陷阱",即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积累能力极低,剩余高度分散。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势必要求国家加快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单一公有制,建立以指令性计划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这一时期国际局势的紧张和1954年灾荒造成的农产品短缺,又进一步促使国家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使改造提前完成。

  • 单位
    当代中国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