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间质瘤预后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作者:胡玉龙; 李乐平; 戴勇; 姜立新; 王爱亮; 储宪群; 李玉明; 杨道贵; 路春雷; 姚林果; 崔刚; 林惠忠; 陈刚; 崔庆; 郭洪亮; 张焕虎; 伦增军; 夏立建; 苏英峰; 韩国新; 惠希增; 魏志新; 孙作成; 周岩冰
来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 35(04): 430-435.

摘要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病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4年11月山东省23家三级甲等医院十二指肠间质瘤手术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病理学复核及随访,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203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病例,男101例,女102例。中位年龄55岁。术后1、3、5和10年总体存活率分别为95.0%、88.0%、82.0%和82.0%,术后1、3、5和10年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93.0%、87.0%、81.0%和75.0%。高复发风险病人术后服用伊马替尼,其5年总体存活率明显高于未服药者(89%vs.62%,P<0.05)。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RR=5.510,95%CI 1.1705.719,P<0.05)、核分裂像(RR=6.849,95%CI 1.2645.124,P<0.05)和肿瘤是否破裂(RR=7.349,95%CI 1.60818.196,P<0.05)是十二指肠间质瘤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直径、核分裂像和肿瘤是否破裂是十二指肠间质瘤术后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不同手术方式5年总体存活率无明显差异,伊马替尼可改善术后高复发风险病人的预后。

  • 单位
    聊城市人民医院; 德州市人民医院;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潍坊市人民医院; 菏泽市立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省肿瘤医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威海市立医院;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青岛市市立医院;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枣庄市立医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烟台毓璜顶医院;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临沂市人民医院; 淄博市中心医院; 日照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