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iTrace系统分析晶状体功能失调指数(DLI)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情评估及手术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眼科收治的16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1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并比较。随后进行晶状体混浊程度分级系统Ⅲ(LOCSⅢ)确诊检查,将患者分为核型组(n=44)、皮质型组(n=62)、后囊下型组(n=54) 3组,采用iTrace系统测量DLI。患者均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记录超声乳化累积释放能量(CDE),应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各组指标与DLI值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LI值诊断价值。观察3个月后各组视觉恢复情况及视觉质量满意度。结果白内障组与对照组眼科常规检查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核型组患者DLI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核混浊程度(NO)、核颜色(NC)、CDE均呈负相关(r=-0. 641、-0. 512、-0. 559、-0. 830,P <0. 05),ROC曲线显示DLI最佳截断值为3. 12,此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 00%,70. 80%;皮质型组DLI与BCVA、皮质性白内障(CC)均呈负相关(r=-0. 639、-0. 518,P <0. 05),与CDE无明显相关性(r=-0. 183,P> 0. 05),ROC曲线显示DLI最佳截断值为2. 49,此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9. 20%,86. 10%;后囊下型组DLI与BCVA、后囊膜下白内障(PSC)均呈负相关(r=-0. 851、-0. 618,P <0. 05),与CDE无明显相关性(r=-0. 235,P> 0. 05),ROC曲线显示DLI最佳截断值为2. 01,此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9. 60%,71. 00%;各组患者裸眼视力、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 <0. 05)。结论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应用iTrace分析仪测量DLI能够客观反映晶状体混浊程度,从而为病情评估及手术实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