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华蟾毒精抑制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活性及迁移能力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1.0μmol/L华蟾毒精处理后,检测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细胞活力和迁徙能力。华蟾毒精处理后,通过高通量测序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中异常的信号通路。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和分子对接分析华蟾毒精改变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活性及迁移能力的潜在分子机制。结果 华蟾毒精处理后,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细胞活力在2、3、4 d时显著下降(P<0.05)。同时,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下降。高通量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华蟾毒精处理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基因被影响最多。华蟾毒精处理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后,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的关键基COX2、BIRC5、CCND1、MYC、AXIN2、EPCAM、WISP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华蟾毒精处理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后,分离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浆发现β-catenin在细胞浆中聚集,很少入核。同时,华蟾毒精处理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后,磷酸化的β-catenin的蛋白增加。通过分子对接发现华蟾毒精与β-catenin的第332位氨基酸T具有潜在的结合能力。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中的β-catenin,并在敲除了β-catenin的SW-480细胞中分别构建野生型β-catenin和突变型β-catenin T332A持续表达的稳转细胞系。华蟾毒精处理具有野生型β-catenin和突变型β-catenin的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后,发现在野生型β-catenin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的关键基COX2、BIRC5、CCND1、MYC、AXIN2、EPCAM、WISP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在突变型β-catenin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的关键基COX2、BIRC5、CCND1、MYC、AXIN2、EPCAM、WISP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同时,使用华蟾毒精处理突变型β-catenin的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后,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细胞活力和细胞迁移能力无显著变化。结论 华蟾毒素通过结合β-catenin第332位苏氨酸,增加了β-catenin的磷酸化,抑制了β-catenin进入细胞核的量,降低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的关键基COX2、BIRC5、CCND1、MYC、AXIN2、EPCAM、WISP1的转录,最终抑制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活性及迁移能力。
-
单位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