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静态骑缝钉治疗跖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4例第2~5跖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采用静态骑缝钉治疗, 17例采用逆行克氏针治疗。静态骑缝钉组:男性11例, 女性6例, 年龄34.6岁(范围:21~50岁), 右侧10例, 左侧7例。逆行克氏针组:男性12例, 女性5例, 年龄36.2岁(范围:23~53岁), 右侧9例, 左侧8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前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患侧跖趾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范围,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 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或χ2检验对组间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4.2个月(范围:12~17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 静态骑缝钉组和逆行克氏针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11.2±2.1)周比(11.5±3.1)周, t=0.030, P=0.743]。末次随访时, 静态骑缝钉组和逆行克氏针组的VAS[1.00(1.00)分比1.00(1.50)分M(QR), Z=-0.443, P=0.658]和AOFAS中前足评分[(90.9±5.3)分比(88.6±6.1)分, t=1.174, P=0.24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患侧跖趾关节主动背伸活动范围[(35.1±4.3)°比(31.2±6.4)°, t=2.055, P=0.048]及屈曲活动范围[(34.7±4.5)°比(30.2±5.3)°, t=2.681, P=0.01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静态骑缝钉组1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出现局部皮肤坏死, 3例患者负重行走后出现跖痛症。逆行克氏针组4例负重行走后出现跖痛症, 2例出现轻度背伸挛缩及关节疼痛。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静态骑缝钉治疗第2~5跖骨颈骨折, 手术微创, 固定牢靠, 有效减少肌腱、关节粘连等并发症, 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 疗效满意。
-
单位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天津市天津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