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代最早的探馬赤軍,是因應蒙金戰争的需要而産生的新軍種。太祖朝的探馬赤軍由蒙古札剌亦兒等五個部族的附屬人員組成,太宗朝開始,探馬赤軍則如日本學者萩原淳平所説由整個蒙古社會中地位低微的領屬民形成。探馬赤軍和"皆國人"的蒙古軍有種族意義上的區别;不少學者據以立論的拉施特《史集》説法,即探馬赤軍乃蒙古千户軍中抽取部分人員而得,其實是把探馬赤軍與太宗時起外出征服的蒙古正軍混淆了起來。蒙古社會中源自"諸部族"的隸屬人員,如果不是特意檢出的話,在四大族群中,他們就屬於蒙古人,這是探馬赤軍又被視爲蒙古軍的原因。探馬赤軍在元代顯示重大意義的是太宗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