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psicose-3-epimerase,DPE)可以催化D-果糖和D-阿洛酮糖之间的可逆反应,但D-阿洛酮糖的产率较低。L-鼠李树胶糖激酶(L-rhamnulose kinase,RhaB)具有磷酸化酮糖类物质的活性,将其与DPE偶联,可以打破DPE的可逆平衡,从而提高D-阿洛酮糖的产率。在反应体系中引入多聚磷酸盐激酶(polyphosphate kinase,PPK),可实现ATP的再生,降低反应的成本。本实验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分别过表达DPE、RhaB和PPK,优化其反应条件,计算产物得率。结果表明,RhaB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3×104,最适pH和温度为8.0和35℃。将DPE和RhaB偶联,最适条件如下:pH 8.5,温度35℃,最适金属离子Mg2+,DPE和RhaB酶量比(质量比)1∶2,产物得率为70%。将DPE、RhaB和PPK偶联,ATP浓度降为D-果糖的1/5,D-阿洛酮糖得率为50%。本研究为工业化生产D-阿洛酮糖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