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荅剌知丸及其拆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ERK1/2通路的影响

作者:王娜琳; 左艳丽; 李占涛; 王佩佩; 贾戌生; 冯佳婷; 马玉玮; 贾孟辉*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2020, 36(11): 172-178.
DOI:10.16808/j.cnki.issn1003-7705.2020.11.067

摘要

目的:探讨失荅剌知丸及其拆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及其有效配伍成分。方法:将20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失荅剌知丸组(D组),巴豆组(E组),巴豆+三药组(F组),巴豆+余药组(G组),其中C、D、E、F、G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按取材时间点不同分为1、3、7d组。各组大鼠取材前应用Garcia JH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各时间点脑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变;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与A、B组相比,其余各组评分均降低(P<0. 01);与C组相比,D、E、F、G组评分均增加(P<0. 01);各给药组中,D组评分高于E、F、G组,且E、F、G组中又以F组评分最高(P<0. 05或P<0. 01); C、D、E、F、G组评分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增加。2)大鼠脑组织海马区HE染色结果。C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较A、B组排列松散、紊乱、模糊,胞核与胞质界限欠清晰;与C组相比,D、E、F、G组神经细胞形态改善明显,且以D组改善最为明显; E、F、G组中以F组改善明显。3)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免疫荧光结果。C组较A、B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p-ERK1/2的阳性细胞计数增加(P<0. 01);与C组相比,D、E、F、G组p-ERK1/2阳性细胞计数升高(P<0. 01);各给药组中,D组计数最多,E、F、G组中以F组计数最多(P<0. 05或P<0. 01); C、D、E、F、G组p-ERK1/2的阳性细胞计数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升高。4) Western-bolt结果。与A、B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p-ERK1/2活化程度均升高(P<0. 01);与C组相比,D、E、F、G组p-ERK1/2活化程度均升高(P<0. 01);各给药组中C组p-ERK1/2活化程度均优于E、F、G组,E、F、G组中以F组p-ERK1/2的活化程度最显著(P<0. 05或P<0. 01); C、D、E、F组p-ERK1/2活化程度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D、E、F、G组均可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参与调节MAPKERK通路中ERK1/2的表达相关; E、F、G组中以巴豆、柴胡、黑诃子、芦荟4味药物的组方治疗效果最佳,考虑该组药物可能是失荅剌知丸能有效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药物组成;巴豆可能是四味药中发挥脑保护作用的主要药物之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