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鸦片战争后产生的国家总体性危机,"政党-国家"方式成为中国克服低组织化状态的最佳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断探索中国政党政治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以自身为领导核心的吸收和整合各种政治力量并进行提升的现代国家机制。把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力量,发现中国政党政治百年进程具有特定的演变机理和历史规律。清末至民国初年的多党竞争试验失败,为中国共产党产生和探索有效政党政治及据此建设现代国家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现实空间。此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参与、主导和领导中国政党政治,先后探索出党内合作型、党际互动型和多党合作型三种政党政治运行模式。党内合作型模式标志中国政党政治的转型,中国共产党通过第一次国共合作迅速成长为中国政党政治的主角。这是后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力量推动党际互动和多党合作的历史起点。党际互动型模式标志中国政党政治的演变,中国共产党日益成为中国政党政治的主导力量。多党合作型模式标志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最终成为中国政党政治的核心力量。中国政党政治百年演进的制度成果是确立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从"多党合作型模式"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升级,意味着中国政党政治形态得到质的飞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将核心力量与关键变量组织在一起,形成"核心凝聚型政党制度"。核心凝聚型政党制度具有主体优势、结构优势、平衡优势、能力优势和实践优势,并在国家建设中转变为治理效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将通过展示自身文明价值而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