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门控技术在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方面的剂量学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3月应用呼吸门控技术实现SBRT治疗的10例早期NSCLC患者资料。10例患者应用4DCT方式定位,利用患者呼吸波形重建10组CT图像,把10组CT传输到MIM6.9.4工作站。应用MIM工作站的呼吸运动分析功能产生全时相最大密度投影(MIP-10)、全时相平均密度投影(Mean-10)、呼吸末3时相最大密度投影(MIP-10)、呼吸末3时相平均密度投影(Mean-10),靶区勾画用MIP图像,计划设计用Mean图像。放疗医师在MIM工作站上勾画IGTV-10、IGTV-3,并外放生成CTV-10、CTV-3、PTV-10、PTV-3,比较靶区体积差异。靶区勾画完毕后将图像从MIM传输至瓦里安工作站,设计全时相计划(Plan-10)和呼气末3个连续时相呼吸门控计划(Plan-3)。比较患侧肺的V_(2.5)、V_5、V_(20)、V_(25)、患侧肺平均照射剂量D_(mean)、健侧肺D_(mean)、全肺D_(mean),并比较脊髓D_(max)、心脏D_(max)、食道D_(max)、气管D_(max)、胸壁D_(max)。结果呼吸门控技术减小了IGTV、CTV、PTV的靶区体积(P<0.05)。门控计划相比4DCT全时相计划降低了患侧肺V_(2.5)、V_5、V_(20)、V_(25),降低了患侧肺D_(mean)、健侧肺D_(mean)、全肺D_(mean)(P<0.05),同时也降低了脊髓D_(max)、心脏D_(max)、食道D_(max)、气管D_(max)、胸壁D_(max),脊髓D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周围型NSCLC患者,应用呼气末3个连续时相来实现靶区勾画和计划设计,相比于全时相既缩小了靶区体积又降低了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具有一定剂量学优势。
-
单位吉林市中心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