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骨科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围术期血液保护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旨在指导临床合理选择麻醉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骨科手术患者病例资料,将术中接受全身麻醉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术中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于麻醉后30 min,通过全自动血凝仪测定两组血小板(BPC)、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 d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观察组BPC(201.55±63.94)×109/L、Fbg(3.06±0.59)g/L均低于对照组BPC(286.17±70.36)×109/L、Fbg(4.15±0.92)g/L,PT(15.89±1.64)s、TT(23.41±2.76)s均长于对照组的(12.37±1.51)s、(18.14±2.0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0.00%(3/30)低于对照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麻醉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骨科围术期中,可起到更高的血液保护作用,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进程,且麻醉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