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气穴论》与《气府论》是《黄帝内经》论述腧穴的专篇,但是目前就此两篇进行研究与发挥的论著与论文甚少。文章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以及与血管区理论的对比,发现气府位于脉的层次,由脉气所发,是经络系统输注于体表时的重要位点。气穴虽位于皮肉层,但借助谿谷使其可浅及皮、深至骨,籍孙脉联通经络,以行荣卫,结构较为复杂。两者实为一体,只是看待腧穴的不同层次的视角。明确气穴、气府内在的解剖结构特征,为我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现代医学视角重新解构腧穴提供了新的方向。由此相关的结构,也为我们在现代医学技术条件下构建《黄帝内经》人体结构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