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广西十万大山、大明山和花坪3个自然保护区的马尾松人工林和毗邻天然林昆虫为研究对象,利用马氏网法调查2种林分内的昆虫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探究马尾松人工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通过置换多因素方差分析、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相似性百分比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马尾松人工林与毗邻天然林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研究地共采集到昆虫10 305头,隶属于10目102科,以双翅目、半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为优势类群。PERMANOVA和NMDS结果表明3个研究地之间的昆虫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各研究地的马尾人工松林与毗邻天然林之间昆虫群落组成也存在显著差异。SIMPER结果表明造成马尾松人工林与毗邻天然林昆虫群落组成差异性的主要昆虫类群为双翅目瘿蚊科、眼蕈蚊科、缟蝇科、大蚊科、蕈蚊科、沼大蚊科、长足虻科、丽蝇科、蚤蝇科、摇蚊科、食虫虻科,膜翅目姬蜂科、旋小蜂科、茧蜂科,半翅目蚜科、叶蝉科、袖蜡蝉科、飞虱科、蜡蝉科、蝉科,鞘翅目小蠹科、叶甲科、瓢虫科以及鳞翅目草螟科、细蛾科、织蛾科、麦蛾科、伊蛾科,可能与林内微环境或植物群落组成有关。在科级水平上,马尾松人工林内昆虫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毗邻天然林均没有显著差异。因此,马尾松人工林并非生物多样性的“荒漠”,在昆虫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无法取代天然林在维持区域昆虫多样性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