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穴位刺激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择期行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用药均相同。观察组麻醉诱导前30 min于双侧耳穴神门贴压磁珠,双侧合谷与内关行经皮穴位电刺激(2 Hz/100 Hz的疏密波、电流强度6~12 mA),直至麻醉结束。对照组在耳穴神门处粘贴外观相同的胶布,合谷、内关穴位上贴电极片,不进行相应刺激。通过焦虑视觉模拟评分(VAS-A)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的焦虑程度;统计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观察患者在入恢复室即刻(T0)、入恢复室30 min(T1),术后2 h(T2)、6 h(T3)、12 h(T4)、24 h(T5)静止与运动两种状态下的疼痛数字评分(NRS);记录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 R-40)评估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焦虑VAS-A评分降低,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均P<0.05);在T0~T4时间点,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而两组患者在T5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提早(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Qo R-40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穴位刺激能降低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焦虑,减少术中麻醉药用量,减轻术后疼痛,缩短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改善术后恢复质量,加速其康复进程。

  • 单位
    文成县人民医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