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应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诱导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收治的227例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27例患者中,125例术后采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片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设为无激素组;102例术后常规采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片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设为激素组。观察指标:(1)随访和生存情况比较。(2)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排斥反应、胆道狭窄发生情况比较。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感染、排斥反应、胆道狭窄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和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随访和生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9-8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无激素组患者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 25%、85. 24%,激素组患者分别为89. 89%、74. 22%,两组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0, P<0. 05)。(2)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排斥反应、胆道狭窄发生情况比较:①无激素组和激素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25、40例,其中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例数无激素组分别为18、3、2、2、0例,激素组分别为26、6、3、3、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 149,P<0. 05)。两组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均予积极抗感染对症治疗,激素组3例患者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两组其余患者均好转。②无激素组和激素组患者术后排斥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6、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50,P>0.05)。两组患者排斥反应均发生于术后1周内,激素组2例患者予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治疗,两组其余患者予调整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片剂量后好转。③无激素组和激素组患者术后胆道狭窄发生例数分别为3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 200,P<0. 05)。激素组患者胆道狭窄均发生于停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后。两组胆道狭窄患者行ERCP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好转。结论肝移植术后应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诱导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安全可行,与常规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比较,前者可显著减少术后感染发生,不增加排斥反应,并可改善远期总体生存,具有一定优势;但增加术后胆道狭窄发生。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