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市鸟类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特征

作者:王艳梅; 范仕祥; 张文文; 曾卫; 胡远芳; 崔鹏; 罗旭*
来源: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3, 39(03): 369-377.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22.0644

摘要

云南省文山市位于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文山市内的“滇南第一高峰”薄竹山座落于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片区,是研究物种垂直分布的理想场所。为探明文山市保护区(老君山片区)内外鸟类多样性差异和老君山片区鸟类季节性垂直分布特征,于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对云南省文山市繁殖季和非繁殖季鸟类进行调查。在保护区内依据300 m的海拔跨度布设18条样线,在保护区外依据10 km×10 km网格布设41条样线。研究发现:(1)文山市共调查记录鸟类16目51科199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4种。保护区外调查到鸟类16目47科147种,保护区内调查到鸟类12目45科149种。(2)在繁殖季,保护区内Pielou均匀度指数高于保护区外(P=0.028,Z=-2.191);在非繁殖季,保护区外物种数(P=0.002,Z=-3.165)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0.005,Z=-2.776)显著高于保护区内。非度量多维尺度方法(NMDS)和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外鸟类群落存在显著差异。(3)保护区内(老君山片区)繁殖季和非繁殖季鸟类丰富度峰值均出现在1 700~2 000 m海拔带,在非繁殖季老君山鸟类呈现明显的分布下移。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面积仅占文山市面积的7.71%,鸟类丰富度占74.87%,对文山市鸟类物种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其中,1 700~2 000 m海拔带是鸟类保护的重点范围;在保护区外的湿地鸟类和其他重点鸟类也值得关注和保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