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丢失”义的动词从上古汉语到近代汉语经历了一个历时替换的过程。先秦到西汉时期“失”一直占主要地位,东汉至两宋时期“失”不仅在“丢失”义项上占据主导地位,自身词义也在不断发展,句法上也逐渐固定,而“丢”当时还未产生。元朝时期“丢”开始产生,产生后即迅速发展,在词义和句法上不断丰富并在明清时期完成了对“失”的替换。“丢”能够替代“失”成为常用词是文白兴替、词义负担和语言使用者追求新颖表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