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艺苑卮言》版本流变进行再次探究,发现日本所藏四卷本只是《四部稿》本的一部分,八卷本除了“6+2”模式外,还可能是“N+2”之后的再整理,《宛委馀编》因编纂体例而脱离《艺苑卮言》单独成书。同时,还纠正了当下的部分错误认知,即明确八卷本中“隆”字墨钉不是避讳造成的、六卷本中“文通拟古”“诗自枚李、三曹、陶谢、沈宋、李杜”“妇人有谥”三条条目是被修改而不是被删除。再者,《艺苑卮言》版本流变与其内容增删相关,由于王世贞规范文本的创作方式、与复古尊体之论相维系、整体框架随编纂思想的变化而调整,使之呈现出由碎片化趋于理论化的发展特征。正是得益于王世贞地位的上升、复古后学的推崇,以及后人对其内容的高度认可,该书逐渐经典化,王世贞最初创作目的得以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