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玉中构造带是西昆仑造山运动和阿尔金造山运动共同作用的产物。对于玉中构造带,前者研究较多,后者常被忽略。为了明确阿尔金造山运动对玉中断裂带的作用及石油地质意义,文中通过对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明确了玉中构造带的构造样式、形成期次、形成机制及构造演化等,探讨了玉中构造带潜在油气勘探的方向。研究发现:玉中断裂带在平面上呈弱横向“Z”字形,以挤压变形为主,兼具右行左阶压扭性质;构造样式分为东、西部两大段,西部为直立走滑段,东部为逆冲滑脱段,东部又可细分为4段,即西叠接段、中断褶段、东叠接段、东断褶段。直立走滑段断裂样式、性质、形成期次、形成机制与逆冲滑脱段存在差异。直立走滑段在晚奥陶世末—泥盆纪主要受东南方向阿尔金造山带斜向挤压应力形成,而逆冲滑脱段在中奥陶世始—晚奥陶世末主要受西昆仑造山带南北向挤压应力形成。沿走滑断裂形成的缝网发生溶蚀作用后,更易形成优质储层,在接受北东向走滑断裂输导的油气后,存在形成断溶体油气藏的可能性。

  • 单位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