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社区研究的重要视角,空间既是转型社区生长的重要动力,也蕴含着其治理的种种困境。随着城市化的深入,转型社区的空间重构成为影响社区治理格局、治理资源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变量。深圳转型社区的空间重构模式主要包括城市更新、综合整治和社区规划,三种模式对社区治理具有不同的影响和效能。其中,城市更新运用市场机制拓展社区治理资源,改善了公共环境,但也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排斥和城市发展的负外部性;综合整治运用政府与市场之力改善公共空间,对外来人口生存空间的冲击相对缓和,但公众参与不足;与前二者相比,社区规划强调公众参与和多元群体的利益保护,但由于缺乏制度保障,项目实施率不高。因此,必须以"善治"为导向,在检视转型社区空间重构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与社区治理相匹配的空间制度,推行综合配套的治理策略,构建更加公平的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