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肛门直肠功能多中心检测参数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晓红; 王智凤; 辛海威; 朱有玲; 王学勤; 罗金燕; 谢小平; 侯晓华; 邹多武; 柯美云
来源:中华消化杂志, 2014, 34(09): 597-602.
DOI: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4.09.005

摘要

目的获得我国健康人不同年龄及性别肛门直肠动力及感觉功能参数的正常值。方法收集4个医疗中心的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3组:Ⅰ组为1839岁,Ⅱ组为4059岁,Ⅲ组为≥60岁。应用气液压毛细灌注系统和Pc Polygraf HR台式高分辨消化道动力监测系统测定受试者静息状态下肛门括约肌参数;嘱受试者模拟排便,记录与排使相关的参数;最后向气囊充气评估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及直肠排便感知功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3个年龄组和不同性别受试者间的各项参数。结果共纳入健康受试者166名,Ⅰ组79名,其中男40名;Ⅱ组68名,其中男29名;Ⅲ组19名,男11名。肛门括约肌参数中3个年龄组间肛门括约肌长度(ASL)、有效肛门括约肌长度(VASL)、肛门括约肌静息压(RASP)、肛门括约肌最大缩榨压(SASP)及肛门括约肌有效缩榨压(VSASP)时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SASP[(180.13±8.10)mmHg,1 mmHg=0.133 kPa]明显高于女性[(143.93±6.59)mmHg,t=-3.489,P=0.001],其他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排便相关参数中3个年龄组间模拟排便时直肠内压、直肠-肛门括约肌压力梯度(RAPG)、肛门括约肌松弛率(ASRR)及排便时直肠-肛门括约肌同步(R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模拟排便时直肠内压[(61.23±3.46)mmHg]和RAPG[(40.04±4.08)mmHg]明显高于女性[(44.47±2.32)mmHg,t=-4.075;(24.00±2.59)mmHg,t=-3.367,P均<0.01],男女之间其他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受试者RAIR均存在,3个年龄组及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直肠排便感知功能中3个年龄组之间初始阈值(FRS)、排便阈值(CR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Ⅱ组和Ⅲ组最大耐受阈值(MRTS)明显高于Ⅰ组[(194.41±6.32)mL,(200,00±12.75)mL比(167.80±5.00)mL,F=6.698,P<0.002]。不同性别之间FRS、CRS及MRT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我国男性人群的SASP、模拟排便时直肠内压和RAPG明显高于女性,直肠排便感知的MRTS随着年龄增高而增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