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是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实举措,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鹤庆银器烧制技艺由于其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重属性,在传承群体不断努力和相关部门支持下,成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保护较好的代表之一,但其传承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以云南大理鹤庆新华村的白族银器产业为例,通过分析鹤庆银器的纹样特征与艺术价值,运用文化转译的方法,将现代设计语言和传统民族纹样的特质进行融汇,使传统纹样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和具有实用价值的再生设计,为非遗银器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思路,并通过理论研究探讨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对银器产业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