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早期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59例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总发生率为2.9%(259/9039),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生率为8.3%(231/2800)。早发型(<72h)113例(43.6%),最常见的原因为免疫性,其次是败血症、围生期窒息、宫内发育迟缓、先天愚型、宫内TORCH感染;晚发型(>72h)146例(56.4%),最常见的原因是败血症,其次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59例血小板减少症中病死率为8.9%(23/259),显著高于笔者医院同期住院血小板正常患儿病死率1.0%(85/8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4,P=0.000)。结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达8.3%;早发型血小板减少症最常见原因为免疫性,其次是败血症、围生期窒息、宫内发育迟缓、先天愚型、宫内TORCH感染;晚发型常见原因为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该病病死率较高,达8.9%,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