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某市所有医院抗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比较分析其数据特点,以减少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某市的5630例抗生素类ADR报告,利用计算机分析系统,分析抗生素药品不同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的ADR发生情况;分析抗生素药品新发生ADR及全部ADR的严重程度;分析抗生素药品新发生严重ADR累及系统器官和临床表现;分析抗生素药品ADR经对症处理后的转归情况;分析不同抗生素药品ADR的发生情况。结果 5630例抗生素类药物的ADR报告中,男2617例(46.48%),女3004例(53.36%),性别不详9例(0.16%)。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ADR发生年龄大多在1~10和>40~70岁;静脉滴注的给药途发生ADR最多;新发生的ADR为1047例(18.60%),2014和2015年的新发ADR例数高于2016年;从ADR严重程度分类分析,所有报告共计发生严重ADR为171例(3.04%),2015、2016年的严重ADR略微高于2014年;新发严重ADR临床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严重,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全部ADR报告中,共3165例(56.42%)痊愈,其中2014、2015年基本持平,2016年略有降低;共2312例(41.21%)好转,各年度例数基本持平;共有20例出现了后遗症(0.36%)。全部ADR报告中,发生ADR最多的抗生素为左氧氟沙星,其次为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结论临床治疗中应采用合适的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同时须密切关注用药过程,时刻注意新的ADR发生,对于老人和儿童用药须做好更细致的临床监护工作,保证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