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然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参与水环境中诸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着流域水环境质量。作为北方重要的饮用水来源,水库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水源主要通过入库河流外源补给,因此河流受污染程度也将对水库水质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引滦入津于桥水库及其上游入库河流为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技术分析了丰、枯水文期河流水体DOM的动态变化及其来源。结果显示,丰水期入库河流DOM以新生的腐殖质为主,河流DOM由内外源混合贡献,且丰水期腐殖质类DOM受降水及河流输入影响,光降解调控了运移过程中腐殖质DOM的分子重量。枯水期类蛋白质DOM占比提高,荧光指数(FI)整体小于1.9,显示为DOM内外源混合输入。这是由于弱水动力的条件下,水生生物代谢遗体等有机质堆积所致。此外,点源贡献的大分子蛋白质DOM在河道累积,导致枯水期DOM分子量相对较大。水库库区DOM浓度高于入库河流,表明库区受自生源有机质污染严重。水库腐殖化指数(HIX)与FI值均低于入库河流,且芳香类蛋白组分丰度升高,明显区别于同时期的入库河流。光学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与河流DOM季节变化具有一致性,表明DOM的光学特征与DOM来源具有同质性。研究表明,水源地保护应考虑不同水文期及其DOM来源的差异性,从而开展有针对性阻控与削减。
-
单位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