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基因型(溶血型与非溶血型)粪肠球菌致大鼠再感染根尖周炎炎症程度及TNF-α表达差异。方法:将SD大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开髓暴露3周,形成口腔常驻混合菌(不含粪肠球菌)感染的慢性根尖周炎后分为4组:消毒组(根管预备、消毒后观察2周);慢性根尖周炎组(继续观察8周);溶血型及非溶血型粪肠球菌再感染根尖周炎组(根管消毒2周后分别注入溶血型与非溶血型粪肠球菌,观察1、2、3、4、5、6周)。通过HE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各观察时间点的组织病理学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量变化的分析。结果:炎症程度方面消毒组0级,两组粪肠球菌再感染1周时即高达3级,于4周时降为2级,至6周时非溶血组降为1级(同慢性根尖周炎组),而溶血组仍为2级;TNF-α在消毒组表达量最低,在2组再感染组中的变化为:13周均高表达,2周时最甚,4周逐渐降低,各时间点中溶血组表达量均较非溶血组高,且2组均强于慢性根尖周炎组。结论:溶血素可影响粪肠球菌再感染根尖周炎的自愈能力;TNF-α的表达量与根尖周炎炎症破坏程度相关。

  • 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