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广西梧州市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点, 以指导毒蛇咬伤的预防与救治。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梧州市中医医院蛇伤科收治的1 091例毒蛇咬伤患者的病历资料, 包括毒蛇种类、患者性别与年龄、咬伤月份及具体时间、咬伤部位及局部症状等。结果最终纳入临床明确诊断为某种毒蛇咬伤的95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952例毒蛇咬伤患者中, 以烙铁头蛇(32.98%)、竹叶青蛇(27.84%)和眼镜蛇咬伤(26.26%)为主, 其次是银环蛇(6.51%)、眼镜王蛇(3.15%)和五步蛇咬伤(1.58%), 红脖颈槽蛇(0.73%)、金环蛇(0.42%)、蝰蛇(0.32%)和蝮蛇咬伤(0.21%)并不多见。952例毒蛇咬伤患者中, 男性是女性的2倍〔647例(占67.96%)比305例(占32.04%), 男女比例为2.12∶1〕;患者年龄0.8~87.0岁, 以40~59岁患者居多(42.44%), 其次为≥60岁患者(27.31%)。毒蛇咬伤主要发生在4~11月份(93.59%), 以10月份为高峰期(16.39%);咬伤时间以下午(12:00 —17:59, 30.88%)和晚上(18:00 —23:59, 33.30%)为主, 其次是上午(06:00 —11:59, 24.69%), 凌晨(00:00 —05:59)不多见(11.13%);其中烙铁头蛇和银环蛇咬伤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8:00 —23:59, 竹叶青蛇咬伤集中在06:00 —11:59, 眼镜蛇和眼镜王蛇咬伤集中在12:00 —17:59。咬伤部位主要集中在四肢(98.53%), 以右侧肢体居多(53.57%);其中烙铁头蛇主要咬伤下肢, 眼镜蛇和眼镜王蛇主要咬伤上肢。烙铁头蛇与竹叶青蛇咬伤后的局部症状相似, 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压痛、伤口周围皮肤温度偏高、渗血渗液等;眼镜蛇咬伤后局部症状表现为疼痛、肿胀、瘀黑、压痛、渗血渗液、发红等;金环蛇和银环蛇咬伤以麻木、轻微疼痛为主, 其他局部特征不明显。结论广西梧州市毒蛇咬伤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 毒蛇种类以烙铁头蛇、竹叶青蛇和眼镜蛇为主, 大多发生在4~11月份, 时间集中在12:00 —23:59, 以四肢咬伤居多, 局部症状主要为疼痛、肿胀、压痛、肤温高、瘀黑等。应结合梧州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点, 构筑蛇伤防治体系, 加强蛇伤防治知识教育宣传, 提高人民群众蛇伤防范意识, 并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 从而有效降低毒蛇咬伤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 单位
    梧州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