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外院转诊失败皮瓣病例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78例外院转诊皮瓣失败病例,将坏死原因归纳为3类:①皮瓣移植术后血供障碍造成部分或全部坏死,不包括皮瓣皮缘的坏死,在清创后可直接缝合者21例。②感染造成皮瓣部分坏死,皮瓣术后深部感染再次发生及皮瓣术后窦道形成者46例。③皮瓣设计缺陷造成术后张力过大,皮缘坏死,拆线后再次皮瓣下重要组织外露者11例。针对不同的坏死程度和坏死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通过清创后VSD处理并单纯游离皮片修复30例,通过清创换药再次缝合或使用皮肤牵张技术修复20例,再次通过皮瓣修复创面28例。在创面修复后半年随访,评价皮瓣功能及外观。结果 分析皮瓣失败原因,感染病例数远超过血运障碍者;完成皮瓣的医院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完成皮瓣修复手术的医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为坏死高发时间,且半数病例在发现坏死后即进行探查。78例手术次数1~7(3.1±1.9)次。本组有14例经过处理后皮瓣挽救成功,功能全部保留;有15例皮瓣完全坏死,其余43例为皮瓣部分坏死,这58例中有5例采用带蒂皮瓣修复,23例采用任意皮瓣联合游离皮片修复,有6例通过换药瘢痕修复,其余均单纯游离皮片修复。有66例涉及皮瓣周围邻近关节功能及远端肢体功能,创面修复后半年随访,邻近关节功能和远端肢体功能评价,其中上肢18例中优良11例,可6例,差1例;小腿及足踝36例中优良15例,可14例,差7例;足部12例中优良者3例,可6例,差3例。外观评分平均8.7分,属于中度瘢痕化。结论 感染是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专业显微外科医师进行皮瓣修复手术更有利于降低坏死率;在皮瓣修复失败后转诊来的患者,根据坏死程度和坏死原因,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