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应对方式, 为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3至4月, 通过方便抽样选取河北省4所高等院校的1 58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突发公共事件心理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调查, 采用非参数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抑郁、神经衰落、恐惧、强迫-焦虑、疑病5个维度中, 学生的恐惧评分最高[0.5(0.5)分];网络不理想、不能按时上网课分别是大学生出现抑郁(OR=2.23、4.27, 95%CI:1.12~4.42、1.48~12.33), 神经衰弱(OR=2.39、11.08, 95%CI:1.21~4.71、1.45~11.65), 强迫-焦虑(OR=4.11、6.92, 95%CI :1.12~4.42、1.91~24.99)可能的危险因素;作息不规律是大学生出现抑郁[OR(95%CI )=2.75(2.00~3.77)]、神经衰弱[OR(95%CI )=2.75(1.99~3.79)]、恐惧[OR(95%CI)=1.61(1.25~2.07)]可能的危险因素;长时间居家感到厌烦是大学生出现抑郁[OR(95%CI )=2.84(2.05~3.93)]、神经衰弱[OR(95%CI )=2.25(1.63~3.11)]、恐惧[OR(95%CI )=1.72(1.36~2.18)]、强迫-焦虑[OR(95%CI)=4.64(2.17~9.91)]、疑病[OR(95%CI )=2.13(1.29~3.53)]可能的危险因素;每天关注疫情1小时以上是大学生出现恐惧可能的危险因素[整日:OR(95%CI )=5.15(1.74~9.92), 1~3小时:OR(95%CI )=3.67(1.55~8.69)];防疫志愿者身份是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OR(95%CI )=4.31(1.54~12.10)]、疑病[OR(95%CI )=3.66(1.48~9.06)]可能的危险因素(均P<0.05)。家在城市(b=0.063, P=0.018)、居家感到厌烦(b=0.098, P<0.001)、作息不规律(b=0.060, P=0.019)者, 医学生(b=0.083, P=0.003), 文科生(b=0.091, P=0.003)分别较家在农村、居家不厌烦、作息规律者、理科生的消极应对水平更高。结论疫情防控期间, 大学生以恐惧心理为主。高等院校应重点关注那些不能按时上网课、作息不规律、长期居家感到厌烦、每天关注疫情1小时以上、为防疫志愿者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关注居住在城市、长期居家感到厌烦、作息不规律的大学生、医学生、文科生的应对方式,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及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 单位
    河北美术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基础医学院; 河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