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使医师诊疗后开具的处方更加规范,提高用药合理性,从而保障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调取某院急诊药房2020年全年不合理处方3 627张,对其进行分析,利用帕累托图分析主要原因,并对每月不合理处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不合理处方共3 627张,其中不规范处方3 169张,占不合理处方的87.37%,不适宜处方458张,占12.63%,药师调剂前成功干预不合理处方3 355张,干预成功率92.501%。经帕累托图分析显示,某院2020年1月~12月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因素为医师开具的处方临床诊断书写不全;次要因素为用法用量不适宜及溶媒选择不适宜。干预失败的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因素为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和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溶媒选择不适宜为次要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每月不合理处方比例与干预月份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930, P=1.138e-5<0.05),干预成功率与干预月份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15, P=0.009<0.05)。结论 药师调剂前处方干预有效降低了不合理处方的数量,不仅提高了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还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单位
    天津市环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