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辽朝与内陆亚洲的关系,为海外学术界长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但是,中国学术界却关注较少,成果也较为薄弱。在辽时期,辽与内陆亚洲诸国高昌回鹘,于阗,东、西喀喇汗国以及伽色尼王朝等政治、外交和经贸关系均有不同的变化,通过对辽与内亚诸国政治制度规范和宗教文化价值观认同等方面的比较,可以明确由于辽与高昌回鹘等内亚诸国权力结构的不平衡性和辽与高昌回鹘、喀喇汗王朝、伽色尼王朝等存在佛教和伊斯兰教等文明形态的认同差异,导致辽与高昌回鹘以及于阗等建立了以朝贡关系为基础的宗藩关系形态;而辽与东、西喀喇汗国不仅所处文化圈不同,且国家利益上也时常相互对抗,辽显然无法吞并喀喇汗国,故也无力将喀喇汗国纳入以辽为中心的内亚宗藩体系。而遥远的伽色尼王朝,虽与辽有着短暂的直接书信往来,但是由于距离过于遥远,且存在宗教文明认同的差异,并无国家间直接的利益关联,因而,辽试图将伽色尼王朝纳入其内亚宗藩体系的努力亦未成功。最后,亦就辽朝对内陆亚洲的经贸往来关系以及辽朝对东部欧亚大陆区域丝绸之路的影响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