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优尺度分析的四逆散临床应用关键因素研究

作者:韩新; 方枫琪; 张琳; 刘雅倩; 张妙芬; 江宇宁; 余洁英*
来源:环球中医药, 2019, 12(05): 686-690.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9.05.007

摘要

目的本文选取2007~2017十年间四逆散运用的有效医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病因病机、脉象、症状、药物四个因素的关系,从而判断四逆散现代临床运用规律。方法最优尺度分析法里的非线性典型相关分析分析医案中"病因病机-脉象-症状-加减药物"的关联关系,并绘制出质心图。结果数据统计四逆散临床主要病因病机排前五位(下同)的依次是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肝火炽盛;主要症状表现依次为心烦、乏力、胁痛、失眠、手足心热;主要脉象依次为脉弦、脉细、脉沉、脉滑、脉数;主要用药依次为茯苓、郁金、当归、半夏、黄芩。质心图整理后得出以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肝火炽盛、气滞血瘀、肝郁气滞为中心的五组关系。结论四逆散现代临床运用上已经跳出了《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思维模式,多采用脏腑辨证,病位以肝、胆、脾胃为多。病机则围绕因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而引发一系列其他症状的治疗,尤其是关于脾胃疾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