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例注射用肌氨肽苷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王聪慧; 世伟; 阿拉腾花; 席成伟
来源: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2, 16(03): 180-184.
DOI:10.19891/j.issn1673-9388.(2022)03-0180-05

摘要

目的 分析注射用肌氨肽苷所致不良反应和说明书安全性相关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近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内蒙古自治区收到的注射用肌氨肽苷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数据整理,分析不良反应报告的类型、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不良反应和系统-器官分类、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和转归等并对注射用肌氨肽苷说明书安全性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58例患者中,男性123例(47.67%,123/258),女性135例(52.33%,135/258);年龄61~70岁患者占比最高为97例(37.60%,97/258);原患疾病中脑梗死占比最高为118例(45.74%,118/258),其次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7例(6.59%,17/258)。严重不良反应报告8例(3.10%,8/258),新的不良反应报告161例(62.40%,161/258),新的和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占报告总数62.40%(161/258)。按照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包括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系统器官。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静脉滴注过程中。病情转归基本为好转或痊愈。结论 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积极采取减慢静脉滴注速度、停药和对症治疗等干预措施,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关注说明书中未记载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安全风险,必要时应完善说明书不良反应等安全性相关信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