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已在造像传统、文学表现、绘画形象、造像理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图像理论”。道教造像并未在自身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是照搬佛教造像艺术,除了佛教的影响外,还应从南北方道教发展史以及信众者群体的阶层差异上寻找原因。南方上清派与北方楼观道在宗教性质上存在着士族道教与民间道教的区别,有关造像的图像理论是士族道教的产物,而北朝道教造像碑则是民间道教的产物,二者之间存在阶级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