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代谢物长期处理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小凡; 余春红; 巩萌; 张宇婧; 韩畅; 易宗春*
来源:毒理学杂志, 2022, 36(01): 49-54.
DOI:10.16421/j.cnki.1002-3127.2022.01.012

摘要

目的 观察经苯代谢物长期处理的K562细胞在撤出苯代谢物后,继续传代培养时的红系分化能力的变化规律。方法 K562细胞分别以5μmol/L 1,2,4-苯三醇和10μmol/L氢醌处理4周,每周以联苯胺染色法检测受处理细胞Hemin诱导的红系分化率,评价红系分化能力;处理满4周后,撤出苯代谢物,一部分细胞继续传代培养,持续12周,每2周测定细胞的红系分化能力,另一部分细胞进行单细胞克隆培养,选取红系分化能力较低的细胞株连续传代培养,每2周测定各细胞株红系分化能力。结果 在处理的前3周,苯三醇组和氢醌组K562细胞红系分化能力出现时间依赖性下降,而在处理3和4周后,苯三醇组红系分化率均分别只有对照组的51.1%和50.1%,氢醌组均只有对照组的33.1%和31.4%。4周处理后,洗去苯代谢物,在继续传代培养的前6周,苯三醇组和氢醌组红系分化率均分别稳定地维持在22.3%~23.9%和14.0%~15.6%范围内,此后逐渐回升,但仍然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苯代谢物处理4周后再经4周的单细胞克隆培养,获得单细胞起源克隆细胞株,各组来源的细胞克隆的红系分化率分别为:对照组39.1%~49.7%,平均45.7%;苯三醇组4.1%~45.3%,平均20.6%;氢醌组0.8%~28.9%,平均12.7%。如将红系分化率≤10%的单克隆细胞株进行第1轮继续传代培养2周,苯三醇组和氢醌组来源细胞株的平均红系分化率仅有小幅回升。如每处理组每批次各挑选出3个红系分化能力最低的单克隆细胞株,再进行第2轮继续传代培养2周,则单克隆细胞株在刚克隆出来时、第1次和第2次继续传代培养后的平均红系分化率,在苯三醇组来源细胞株中分别为7.5%、8.4%和16.3%,在氢醌组来源细胞株中分别为2.3%、3.4%和7.5%。从每处理组的每批次克隆细胞株中选取红系分化能力最低的细胞株,进行4轮连续传代培养,经最初4周的单细胞克隆培养后、第1次、第2次、第3次和第4次2周继续传代培养后的平均平均红系分化率,在来自苯三醇组的细胞株中分别为6.4%、7.6%、12.8%、16.5%和19.4%,在来自氢醌组的细胞株中分别为1.5%、1.7%、4.9%、7.7%、11.5%。结论 苯代谢物长期处理造成K562细胞红系分化能力下降后,即使没有苯代谢物存在,这种红系分化能力的低下可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苯代谢物处理的K562细胞群体中几乎所有单个细胞红系分化能力的下降,只是每个细胞红系分化能力的下降程度有所不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