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宗室亲藩在宫廷戏曲的观演中扮演了多种角色,其不仅于宫廷筵宴之上欣赏演剧,还参与到宫廷戏曲编写、演剧机构管理、寺庙献戏承应等多个环节中。王府收藏戏本、经营家班,王公子弟甚至亲自粉墨登场,是推动民间戏曲繁荣发展的重要阵地,亦是联结宫廷与民间演剧文化的纽带。考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嘉庆末年至光绪历年王大臣入宫听戏的名单档案,可以发现车登巴咱尔亲王祖孙三代常年于上元及万寿节期间入宫听戏,几乎未曾中断。车王府收藏的大量曲本既受到宫廷演剧的影响,又反映了民间演剧的面貌,为研究宫廷与民间戏曲的交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比较车王府曲本与清宫戏本中重合的剧目,结合宫廷承应戏的符号性和标志性特征,以及昇平署档案所记载的剧目、演员等信息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在流传上既有自传奇杂剧中析出、经内府改编后传入民间的节庆戏,又有从民间传入宫中的开场吉祥戏,构成了宫廷与民间演剧互相影响的双向传播路径。从宫廷、王府到民间,同样的戏目在不同的场合上演,尽管观看者的身份不同,但基于相同的节令与民俗、一致的情感与趣味,在彼此的交融互动中共同造就了清代戏曲艺术的繁荣。通过对车王府曲本的研究,我们发现,戏曲承载着不同群体共同的文化情感,凝聚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单位
    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