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SCHWAB教授曾提出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9°的标准,但统计学显示国内人群骨盆入射角值较欧美人群小,应用此公式对国内患者进行腰椎前凸矫正存在争议。目的:评估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骨盆腰椎匹配值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探索合适的腰椎骨盆匹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2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病历资料,随访时间均> 6个月。分别测量、计算出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的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T_1骨盆角、矢状位垂直轴、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骨盆腰椎匹配值;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SF-12健康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结果与结论:(1)术后末次随访患者脊柱侧凸Cobb角、T_1骨盆角、骨盆倾斜角、骨盆腰椎匹配值、目测类比评分和生活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显著减小(P <0.05-0.001),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SF-12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大(P <0.05-0.001),矢状位垂直轴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 0.05),术后末次随访时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疗效满意;(2)术后末次随访时骨盆腰椎匹配值与矢状位垂直轴、T_1骨盆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目测类比评分、生活功能障碍指数和SF-12评分均具有相关性(r=0.387,0.433,0.660,0.575,0.313,0.400,0.378,-0.352,P <0.05);(3)散点图及曲线拟合结果提示,术后末次随访时骨盆腰椎匹配值在-10°-7°区间内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匹配(以术后目测类比评分<3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20%、SF-12评分> 130分为标准);(4)术后骨盆腰椎匹配值在-10°-7°区间内记为A组,不在-10°-7°区间记为B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A、B组患者术前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SF-12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 0.05),术后A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更低(P <0.05,P <0.01),SF-12评分更高(P <0.01);(5)提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骨盆腰椎匹配值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末次随访时骨盆腰椎匹配值在-10°-7°区间内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宁夏医科大学; 湖北理工学院; 黄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