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阐述了技术对艺术发展的革命性作用。进入21世纪的数字复制时代,复制技术的提高和大众的参与使"灵韵"具备重现的可能;生产、复制、流通与消费过程的同步化缩短整个生产链条,复制成为时刻进行的动作。艺术品和复制品间的界限开始逐步模糊:复制品拥有与艺术品原作争夺独立价值的能力,复制品与艺术品原作混淆难辨,复制品本身成为一种艺术品。这个变化将指向艺术发展好坏的两极,泛滥的数据复制物麻痹了人的精神感知系统,但同时数字复制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多元互动的审美范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