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股骨髋臼撞击症是近年逐渐被重视的引起年轻运动人群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现有研究尚无法阐明其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诸多问题。目的:观察兔早期股骨髋臼撞击症模型形态学变化,并探讨其用于股骨髋臼撞击症研究的可行性。方法:12只新西兰兔,随机选取一侧行单侧股骨中上段内翻30°外旋45°截骨术,建立早期股骨髋臼撞击症模型,于术后4-16周分批行安乐死。拍摄髋关节X射线片进行对比后,取髋关节标本,行大体观察后,再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对比观察股骨髋臼撞击区域软骨形态结构,并以Mankin评分评价软骨退变。结果与结论:(1)X射线片显示部分实验兔术侧股骨头颈交界区域软骨下骨出现类圆形骨质密度减低区;(2)大体标本观察则见术侧股骨髋臼撞击区域软骨损伤迹象;(3)组织学观察亦显示术侧股骨头颈交界区及髋臼盂唇软骨退变,Mankin评分显著高于对侧;(4)结果表明,新西兰兔早期股骨髋臼撞击症动物模型成功建立,依此可展开与股骨髋臼撞击症发病机制与治疗相关的研究工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