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短刺法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的改善作用。方法 90例C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风池穴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短刺法,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法,每2天治疗1次,共治疗2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颈椎屈伸活动范围、颈椎弧度、椎体水平位移。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阻力指数(RI)和血管搏动指数(PI),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ESCV评分(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和工作、心理和社会适应)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颈椎屈伸活动范围和弧度大、椎体水平位移小(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LVA、RVA、BA的Vs值均高,PI、RI值均低(P均<0.05)。结论短刺法针刺风池穴治疗CSA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