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现在的孩子虽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仿佛又与这个世界是疏离的。我常常会问新接手的班级学生一个问题:能否记起每天经过的地方所看到的第一棵树是什么样子的?能具体描述吗?几乎没有孩子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多年前我第一次被问及时,也不能清晰回答。我认识到自己和学生似乎都沾染上了“自然缺失症”。身为语文教师的我必须正视学生与自然情感疏离的现状,重视语文学科人文性所承载的观察、欣赏等美育功能,开发生活语文资源,引领学生欣赏自然美景。
- 单位
<正>现在的孩子虽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仿佛又与这个世界是疏离的。我常常会问新接手的班级学生一个问题:能否记起每天经过的地方所看到的第一棵树是什么样子的?能具体描述吗?几乎没有孩子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多年前我第一次被问及时,也不能清晰回答。我认识到自己和学生似乎都沾染上了“自然缺失症”。身为语文教师的我必须正视学生与自然情感疏离的现状,重视语文学科人文性所承载的观察、欣赏等美育功能,开发生活语文资源,引领学生欣赏自然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