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武汉市洪山区2010~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分析影响因素,提高监测敏感性。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儿童预防接种报表信息,收集武汉市洪山区2010~2016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及接种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6年,洪山区共报告AEFI 385例,年平均报告率为17.85/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295例,占76.62%,临床表现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异常反应72例,占18.70%,主要表现为过敏性皮疹(27.78%)、斑丘疹(40.28%)、荨麻疹(25%);严重异常反应3例(占比4.17%),其中过敏性紫癜2例,热性惊厥1例;无接种事故发生。反应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儿童,占78.18%;每年4~9月份为AEFI报告高峰期;引起AEFI主要相关疫苗中,一类疫苗为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乙型脑炎疫苗和含麻疹成分疫苗(40.43/10万),二类疫苗为百白破Hib联合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灰-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一类疫苗AEFI报告率为18.90/10万剂,高于二类疫苗的7.09/10万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AEFI病例,均已治愈或好转,3例严重异常反应均已治愈,转归良好。结论武汉市洪山区AEFI监测系统运行良好,AEFI报告率与监测质量逐步提高,监测敏感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 单位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