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术后临床特征与131Ι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31Ι清甲治疗的10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后临床相关资料。131Ι治疗后8~12个月进行二次131Ι治疗或诊断性碘扫,结合甲状腺球蛋白和其他影像学检查为疗效评价依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为满意、可接受及欠佳。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直径(>2 cm、1~2 cm、<1 cm)、病灶数目(单发、多发)、甲状腺癌合并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其他、无)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个、5~10个、≥1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直径(原发肿瘤直径<1cm)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个、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10个)是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结论原发肿瘤直径(原发肿瘤直径<1 cm)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个、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5~10个)是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临床转归影响的独立因素,与临床转归的关系十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