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CIP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发生CIP,男女比例为18:1,中位年龄为65岁(41~74岁)。14例患者使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5例患者使用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发生CIP的中位时间为3.5个月。15例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11例,咳嗽9例,胸闷8例,发热4例,咳痰4例,咳血2例。胸部CT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其中8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7例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2例为急性间质性肺炎,2例为过敏性肺炎。发生CIP时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乳酸脱氢酶较发生肺炎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例患者单纯随访观察,14例患者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患者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9例患者的肺炎病灶均较前吸收好转或稳定,5例重新启动免疫治疗。无CIP死亡病例。结论 CIP主要发生于男性,发生缓慢,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炎症指标多升高,影像学表现以NSIP、COP改变为主,及早识别、诊断和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