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水稻秸秆覆盖和氮肥对低海拔平原地区冬播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特色地方资源‘布拖乌洋芋’为试验材料,设置秸秆覆盖与氮素施用水平两因素裂区试验,主区为水稻秸秆覆盖与无秸秆覆盖处理,副区为0,100和150 kg/hm2氮施用水平,分析各处理下马铃薯匍匐茎发生、现蕾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探讨现蕾期叶片SPAD值与马铃薯块茎产量形成的相互关系。秸秆覆盖较无秸秆处理减少马铃薯主茎数发生,但显著提高了植株现蕾期茎粗与干物质积累;同时秸秆覆盖处理增加马铃薯匍匐茎的发生节位,进而提高块茎产量形成,较无秸秆覆盖处理块茎产量提高6.43%。增加氮肥施用能够显著促进马铃薯主茎数、茎粗与现蕾期地上部干重,由于过高的氮肥施用显著提高马铃薯现蕾期倒3叶SPAD值,导致植株营养源库失调,造成产量降低,但秸秆覆盖搭配100和150 kg/hm2纯氮施用与不施氮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表明秸秆覆盖能够实现对马铃薯生长的养分供应及对外源施用氮素吸收利用,进而保障块茎产量形成。此外,对现蕾后0~20 d马铃薯植株叶片SPAD相对差值与块茎产量回归方程拟合表明,马铃薯块茎产量与现蕾后0和20 d植株倒1叶与倒2叶SPAD相对差值、现蕾后0~20 d植株叶片倒1叶与倒3叶SPAD相对差值、现蕾后10 d植株叶片倒2叶与倒3叶SPAD相对差值具有拟合度最优(R2=0.48~0.62)。
-
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