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近代教育的转型模式,论者纷纷,但传统的"挑战与回应"是最大众化的描述了,而这种只重外因忽略自身资源的偏颇性视角只能造成对历史事实重新认知的偏差———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山西教育的近代化而言,因为地缘、政治、经济等与其他区域的差别,使它有着不同于其他区域的表现方式。重新回到历史,重新阅读傅山、徐继父子与赵戴文,去寻找历史的思想资源,可以给历史的变迁以更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