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环跳对穴联合透灸疗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对照1组采用针刺后溪-环跳对穴治疗,对照2组采用单纯透灸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后溪-环跳对穴联合透灸疗法治疗,3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评定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腰部红外热像图变化温度,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JOA评分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JOA评分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腰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VAS评分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IL-6、hs-CRP水平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血清IL-6、hs-CRP水平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腰部红外热像图温度值、温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腰部红外热像图温度值、温差值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腰部红外热像图温度值、温差值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针刺后溪-环跳对穴联合透灸疗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减轻炎症程度、缓解腰部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腰部温度,两者具有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