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经导管介入治疗后新发异位心律失常(EA)的类型、转归及危险因素。方法:228例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PMVSD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及每年分别行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45例(19.7%)患者在介入封堵PMVSD术后(2.26±1.06)天出现61例次新发EA,包括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25例次、加速性交界性自主心律14例次、室性早搏14例次、交界性逸搏心律8例次。所有EA患者均未给予特殊处理,43例(95.6%)病人的EA平均持续(4.16±2.71)天,2例患者在1月随访时恢复正常心律。术后随访(14.85±12.52)个月,未发现新发的EA。PMVSD缺损口下缘距三尖瓣隔瓣距离(DDSTV)及缺损口上缘距主动脉瓣右冠瓣环距离(DDRAV)与术后EA的发生有关,当DDSTV≤2.45mm或DDRAV≥3.05mm时对术后EA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EA是PMVSD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但预后较好。对具有危险因素的PMVSD患者,介入治疗后需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处理。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