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神庙剧场最早出现于宋代,后历经金元、明、清几个阶段的发展不断走向完备。其中神庙戏台的称谓五花八门,不但体现出神庙剧场发展演变的轨迹,更是戏剧演出空间社会属性的缩影。戏台以"舞、歌"命名,透露出神庙演剧浓厚的祀神、娱神色彩以及歌诗文化传统对于戏剧成熟的助力;以"乐、赛"指称,不只标示出神庙中独立演出空间的形成,还指出中国古典戏剧在"礼乐"文化与神道设教的影响下呈现出服务于政治的文化形态;随着戏剧艺术的高度繁荣,其最本真的艺术特征,即娱乐性方脱颖而出。小小的戏台称谓正是中国古典戏剧的起源、文化形态与艺术特征的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