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复发、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159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三组,观察1组的53例患者行TEP术,观察2组的53例患者行TAPP术,对照组的53例患者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三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2组,住院时间短于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术后48 h的CRP以及术后24、48 h的VAS评分低于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组2组术后48 h的IL-6、CRP以及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观察2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经校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在治疗腹股沟疝时,运用TEP、TAPP术能够降低复发率,减轻炎症反应。相较于TAPP术,TEP术的安全性更显著。
-
单位北京市仁和医院